參觀感想:原畫作的色澤、精緻度與震撼感,真的遠非網路抓圖可比擬!這是此趟義大利藝術之旅最大的收穫,不管建築或繪畫,都有「百聞不如一見」的讚嘆!
 
「烏菲茲」Uffizi是義大利語「辦公室」的諧音,一開始是科西莫一世的辦公室,完工於1581年。


從科西莫一世開始,梅第奇家族就熱衷於藝術,並一直「包養」許多藝術家,如達文西、米開朗基羅等,讓他們在經濟上無後顧之憂、可專心從事創作。家族最後一位嫡系成員~安娜,在臨終時把所有收藏捐贈給政府。1765年烏菲茲美術館正式對公眾開放,成為佛羅倫斯最有歷史的博物館。烏菲茲美術館平面圖,狹長型的結構。


開放時間:9:00~19:00(星期日至14:00),星期一休館 
門票:6.5歐元
訂票網址:http://www.florence-museum.com/booking.php?gclid=CIG-7eiKvrcCFUxIpgod1BYABQ
由於人潮眾多,可用金錢換取時間,利用網路訂票(手續費1.5歐元)避免久候排隊。瞧瞧這排隊的人潮,平日早晨就有此盛況。

  

繪畫依年代陳列於45間展覽室:1~6室是哥德式藝術,7~14室是文藝復興初期作品,15~29室是文藝復興鼎盛時期作品、30~45室是較近代的作品。館內約有4千8百件藝術品,數量驚人。我畢竟不是美術老師,因此只羅列導遊所介紹的畫作,沒那麼專業,請見諒~

喬托《莊嚴聖母》/1310 年/蛋彩‧畫板/325 x 204 公分(一號展覽廳)


喬托(Giotto,1276-1337)是第一個在平面空間上畫出立體深度的畫家,後人稱他為「歐洲繪畫之父」、「文藝復興之父」,他同時是「喬托鐘樓」的設計者。上圖可說是喬托的代表作品。

之前的歐洲中古世紀(約西元400-1250年)繪畫多以神祇為中心。為了表現神、聖徒與凡人的不同,畫家喜歡把他們的比例放大,從頭到腳穿戴各種代表神性的飾品,擺出特定的姿勢與表情,以金色為主要色澤,十分呆板無趣。如下圖(非烏菲茲館藏)。

喬托試圖瓦解中古世紀那種正襟危坐的木偶式人像,通過寫實手法凸顯畫中人物的感情。他喜歡精簡服裝及背景,使觀者能集中精神欣賞畫中人物的樣貌與神韻,開啟文藝復興時代新人文主義的風潮。後世畫家如達文西、米開朗基羅等,都是從這種繪畫基礎發展出來。因此喬托被尊為義大利第一位藝術大師。 

個人感想:如果未經比較,我依然覺得這幅《莊嚴聖母》實在太過莊嚴,聖母抱著聖嬰的姿態僵直不自然,好像購物台的show girl在展示商品baby。但也許對當代而言,已經是大躍進了吧!

 
 法蘭契斯卡《烏爾比諾公爵及其夫人肖像》1465-72年/油彩‧木板/ 各47x33公分(七號展覽廳)

這是第一件以豐富風景為背景的肖像畫。作者皮耶羅.戴拉.法蘭契斯卡(Piero della Francesca,1422-1492)喜愛探究比例、幾何、空間等技法,作品強調空間比例,撰寫了一本透視理論學的著作。這兩幅肖像畫的風景就是運用這些透視理論而作,畫板的一邊是烏爾比諾公爵及其夫人肖像,另一邊是歌頌功德的文字。公爵在戰場上失去右眼,因此以側寫方式避開缺陷。


 利比《聖母聖嬰與頌贊天使》1455-66年/蛋彩‧畫板/95 x62公分(八號展覽廳)

這幅畫比前面的《莊嚴聖母》更暖和、更有人性,明顯看見繪畫風格的演進。畫家依照自己妻兒的形象繪製而成,在宗教畫中流露對家人的情感。用色明麗、形象柔和,顯示文藝復興時期努力將現實生活導入宗教繪畫,鮮活的畫風影響了達文西。

 
波堤且利《維納斯的誕生》1485年/畫布上蛋彩 /172.5x278.5公分
這位站在蚌殼中的美女正是象徵愛與美的女神~維納斯。羅馬神話中,維納斯誕生於海洋,右邊的春神準備為她披上華服,左邊的風神(男)送上暖風、輕輕拂動她的髮絲,花神(女)則送來朵朵玫瑰。早期的文藝復興藝術題材開始由聖經故事改為希臘羅馬神話,即由基督教變成異教題材。畫家為了使維納斯的身體線條更加優美而忽視應有的正常體態,頸長而肩膀窄小、四肢纖長,畫面所呈現出的優雅奇幻氣氛,是之前的繪畫不曾見到的。波提且利(Sandro Botticelli,1445-1510)憑藉想像力來美化人物,而不喜歡寫實手法,與文藝復興早期盛行的寫實主義風格迥異
 
波提且利《春》1444-1510年/木板蛋彩畫/203x314公分(鎮館之寶)

維納斯站在畫面中央,儀態莊重、神情安然,在她的召喚下,春天降臨了。最右邊的風神身穿深藍披風,追逐著愛人~春神芙蘿拉(右二);旁邊的花神身穿丁香花和玫瑰花的盛裝,從衣兜裡掏出花瓣灑向人間。邱比特飛到維納斯頭上,蒙眼發射愛情的箭(愛情是盲目的?)。左邊三位女神中了邱比特的情箭,雖然翩翩起舞但表情苦惱,直問世間情為何物啊!最左邊的維納斯使者~赫姆斯用蛇杖撥開冬天的陰霾,宣告春天來臨。波堤且利注重線條,將人物體態拉長,而綿軟的衣料與細雪般的花瓣增添整幅畫的飄逸美感。

達文西《天使報喜》1472-75年/蛋彩.木板/98x217公分(15號展覽廳)

 
達文西創作《天使報喜圖》時只有20歲。大天使Gabriel半跪在瑪利亞前,舉起右手賜福給她,並告知她將孕育聖胎。正在閱讀的瑪利亞抬起左手略顯錯諤,但依然端莊沉穩。達文西沒把瑪利亞畫成驚惶失措的神態,可能認為沉著才能反映出信仰的虔誠。
 
這幅圖的特別之處在於可將畫面分成左右兩部分來觀賞,也可連在一起成為一幅。天使與聖母瑪麗亞兩人身處不同的背景時空,卻自然而協調!聖母衣服的折紋是達文西不斷觀察不同布料所呈現的,畫中的人物和景物利用「透視法」(承襲自前述的法蘭契斯卡),將觀者視線拉至遠方。 
 
米開朗基羅《聖家族Holy Family》1505-07年/油彩.木板/直徑120公分(25號展覽廳)

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幅畫,畫作色澤鮮艷而細緻,栩栩如生的人物表情、以及精緻寫實的衣料皺摺,真的驚為天人!網路抓圖完全不能展現此作品的細緻感!米開朗基羅的作品以雕刻為主,這是大師唯一一件畫板上的作品,彌足珍貴。米開朗基羅將將雕刻與繪畫合而為一,讓畫中人物呈現宛如雕塑的立體感。畫面區隔成前後兩個區塊,遠方的汪洋山嶺與裸體人物象徵未開化世界,前方的聖家族代表基督降臨後的新世界。聖母跪坐在地,轉過頭將聖嬰從施洗約翰手中接過來,三個主要人物的眼神與肢體,正好配合整個圓形構圖。
 
拉菲爾《金翅雀的聖母》1505-06年左右/油彩.畫布/ 107x77公分(26號展覽廳)


相較於米開朗基羅的鮮明色彩與戲劇張力,拉斐爾的畫作顯得溫柔祥和,同樣令我感動。拉斐爾創作許多聖母與聖子的作品,每一幅都根據其特徵來命名,例如「椅上的聖母子」、「草地上的聖母」,而本幅畫作的名稱則來自耶穌手上的小小鳥~金翅雀(goldfinch)。


傳說耶穌受難時,當祂扛著十字架、頭頂荊棘冠走上山頭,一隻金翅雀飛過去從祂頭上拔下一根刺,當下被耶穌的血噴到,以致於牠們臉上留有鮮紅色的血跡。後世藉由這個傳說,讓耶穌在嬰兒時期就抓著一隻金翅雀,象徵祂未來的受難。送金翅雀給耶穌的嬰兒是施洗約翰,跟上一幅的長者形象有很大出入。


拉斐爾畫作可參照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6%8B%89%E6%96%90%E5%B0%94%C2%B7%E5%9C%A3%E9%BD%90%E5%A5%A5#.E4.BD.9C.E5.93.81
 
堤香《弗蘿拉》1520年/油彩.畫布/ 79.7x63.5公分(28號展覽廳)

文藝復興後期的畫家提香(Tiziano Vecellio,1478-1576),是威尼斯畫派的代表。擅長肖像畫的他能巧妙抓住模特兒的靈魂神韻,筆下人物個個變得年輕好看,精妙的繪畫功力使名門貴婦們趨之若鶩,加上他圓滑善於社交,輕易周旋在上流社會並享有盛名。這張作品是以花神弗蘿拉為題材,據說模特兒就是提香的女兒。提香筆下的女體特別豐腴,且總是若隱若現的流露情慾,就連這張以女兒為麻豆的作品也好性感!
 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看完上述畫作已經花了兩個多小時,登上頂樓,這是館內唯一能拍照的地方,視野極佳。俯拍老橋。

 
聖母百花教堂+喬托鐘塔。

 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in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