拿佛納廣場(Piazza Navona)原本是古羅馬帝國的圖密善競技場,十五世紀末闢為市場。廣場以巴洛克風格著稱,是著名的行人徒步區,不管在地人或觀光客都喜歡在此享受悠閒時光。假日時匯聚許多攤販成為跳蚤市場(我還看到糖炒栗子呢!不過看起來不甚可口,香味也輸給台灣小吃)。




廣場旁的咖啡館看起來好舒服,有時間應該在此享受一杯咖啡。
 

玩到此處時天色已經昏暗,加上疲倦不堪,噴泉的照片都照得不好,只好借用網路圖片,殘念......廣場共有三座噴泉:北端~海神噴泉、中間~四河噴泉、南端~摩爾人噴泉。

(圖片來源:http://maitaly.wordpress.com)


海神噴泉(Fontana del Nettuno):位於北端,特徵是拿著三叉戢的海神像。1570年引水興建噴泉,1873年才加上「海神與章魚的戰鬥」雕塑(聽起來好像海綿寶寶的章節),1878年完工。

(羅馬的另一座海神噴泉在巴貝里尼廣場,由貝尼尼設計)
 
 
四河噴泉(Fontana dei Quattro Fiumi)建於1651年,是貝尼尼的代表作,用四個巨人代表當時地理學者心目中四大洲的四條大河:非洲的尼羅河、亞洲的恆河、歐洲的多瑙河以及拉丁美洲的拉普拉塔河(當時還沒發現澳洲,否則應該可以看到無尾熊雕像)。巨人雕像的姿態動感且表情生動,彷彿運動中被捕捉到的攝影瞬間。此處是「天使與魔鬼」一書中的第四座科學祭壇~水之祭壇。
 

四河噴泉的雕像其實是為了鞏固這座埃及方尖碑,貝尼尼把它設計的渾然天成。羅馬帝國一共從埃及運來(搶來)十三支方尖碑,有興趣的朋友可按此連結相關網站

(圖片來源:google)

摩爾人噴泉(Fontana del Moro):位於南端,描繪摩爾人站在海螺殼中, 與一隻海豚摔跤,周圍圍繞著四個特里同(男人魚,希臘神話中海神波塞頓的兒子)。摩爾人是指「棕色皮膚的人」,是羅馬人用來稱呼北非與西非的土著,後來也指阿拉伯人、波斯人或印度人。原先設計於1575年,只有海豚和特里同。1653年,由貝尼尼加上摩爾人雕像。

(圖片來源:google)
 
特里同( Triton),希臘神話中海神波塞頓和海后安菲特里忒的兒子,人身魚尾,與父親一樣帶著三叉戟,手上的海螺殼用來當作號角以揚起海浪。

(圖片來源:google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xintrave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